欢迎来到CAAC无人机人力资源网
导读:2024年,低空经济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2024年更是视为“低空经济元年”。作为全球“最牛风投城市”,合肥自然不甘人后,不仅成为全国六个eVTOL试点城市之一(中央空管委认定)。
2024年,低空经济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2024年更是视为“低空经济元年”。作为全球“最牛风投城市”,合肥自然不甘人后,不仅成为全国六个eVTOL试点城市之一(中央空管委认定)。
合肥市对低空经济产业的支持是多方面的、全方位的,主要体现政策制定、资金补贴、基础设施建设、场景应用创新等方面,旨在推动低空经济产业的快速发展和壮大。现在,就让小编帮您一起来认识下合肥市的低空经济政策。
一、政策制定与规划
1.发布专项政策
合肥市发布了《合肥市支持低空经济发展若干政策实施细则》,明确了对无人驾驶航空器适航取证、低空试飞场地运营、载人eVTOL航线运营、无人机物流配送航线、低空飞行营地、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建设等六个方面的奖励或补贴政策。
同时,合肥市还制定了《合肥市低空经济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明确了低空经济产业的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
2.规划产业布局
合肥市依托包河区、高新区等区域,打造低空经济总部集聚区和产业先导区,吸引一批eVTOL、无人机龙头企业落户。
编制了低空经济产业链分布图、全景图、升级施工图等,以指导低空经济产业的合理布局和协同发展。
二、资金补贴与奖励
1.适航取证补贴
对获得中国民航局颁发的无人驾驶航空器型号合格证(TC)、生产许可证(PC)以及运营合格证(OC)并在本市经营的低空经济企业给予资助,载人eVTOL可获得1500万元补贴,大型无人驾驶航空器500万元,中型无人驾驶航空器300万元,每个企业不超过3000万元,同一型号仅补一次。
2.试飞场地运营补贴
对提供试飞、测试、验证等服务的验证试飞场地运营企业,按照100元/试飞场次给予补贴,每个企业每年度最高100万元。
3.航线运营补贴
对开设经民航部门审批的载人eVTOL航线的企业,分类别给予补贴,补贴金额不超过企业上年度实际运营费用的50%。其中观光旅游类航线每人100元/架次,市内交通类每人200元/架次,每个企业每年度补贴最高600万元。
对开设经民航部门审批的无人机物流配送航线的企业,也给予不同档次的补贴,每个企业每年度补贴最高1000万元。
4.基础设施建设补贴
支持建设eVTOL、无人机起降点(地)、智能起降柜机、充换电站等地面基础设施,以及通信、导航、监视、气象、电磁、反制等保障设施。对社会投资建设的基础设施建成并实际运营的,按不高于实际建设投入的15%(根据基础设施类型不同给予不同补贴比例)给予补贴,每个企业每年度最高500万元。
三、基础设施建设
1.起降设施建设
出台基础设施布局规划、建设方案,明确起降点(地)、航空港、航空枢纽等基础设施选址,并制定年度建设任务。
2.保障设施建设
建设一批涵盖通信、导航、监视、气象、电磁、反制等基础设施,强化飞行保障体系。
3.航路航线划设
结合全域禁飞区、限飞区、适飞区、管制空域精细划设支撑多运营人的融合飞行公共航路和飞行航线。
四、场景应用创新
1.商业化飞行航线
支持企业开通载人eVTOL、无人机物流配送等商业化飞行航线,推动低空经济产业的应用和发展。
2.“无人机+”示范场景
支持企业打造无人机与无人车、无人船等其他交通方式协同融合的示范项目,推荐申报市级、省级、国家级应用示范场景。
3.公共治理服务场景
支持扩大无人机在交通管理、应急救援、森林防火、救灾减灾等社会公共治理服务场景中的应用,推动低空产品和服务规模化、集约化、市场化运用。
五、其他支持措施
1.人才引进与培养
对低空经济产业人才在申报国家、省、市人才政策、落实待遇保障等方面给予支持。
2.系统平台建设
支持企业、高校院所、科研单位参与低空飞行统一调度管控服务平台建设,鼓励企业建设“一网统飞”系统平台。
标准规范编制支持企事业单位、协会、科研机构牵头制(修)定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并按相关政策规定给予奖补。












版权所有@厦门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CAAC无人机人力资源网。训练基地: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锦亭北路软件园三期A区 闽ICP备19023082号
闽公网安备350206020033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