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CAAC无人机人力资源网

打造低空经济新引擎|樊一江:夯实“六大底座” 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
发表人:caachr | 2025-11-14

导读:本期特别策划了“打造低空经济新引擎”专题,邀请了多位业内专家和学者,从不同的维度对低空经济进行深入剖析,旨在通过深入探讨这一新兴经济领域的现状、趋势、机遇、挑战以及应对策略,以激发更多人对低空经济的关注和思考……。


摘    要:低空经济代表着未来经济发展质态,具有技术经济、产业经济、流量经济、空间经济等融合特征。近年来,我国低空经济快速发展,但仍处于初期探索阶段,需紧紧围绕中国式现代化战略部署,准确把握低空经济的逻辑内涵、经济特征和演进规律,着力夯实安全、运行、数据、设施、统计、治理等“六大底座”,系统构建符合我国实际的低空经济发展生态圈,全面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引言


发展低空经济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战略部署。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发展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2024年2月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四次会议指出“鼓励发展与平台经济、低空经济、无人驾驶等结合的物流新模式”。当前,我国低空经济发展迅速,各地各方高度关注、热情高涨。但客观而言,低空经济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仍属于新兴事物和新兴领域,很多理论和实践层面的问题有待深化研究、深度观测、深入探索,如何准确把握低空经济的逻辑内涵、经济特征、趋势规律,明确未来发展的思路导向和重点任务,对于更好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



二、深刻把握低空经济的逻辑内涵和经济特征


低空经济是我国业界学界在通用航空经济基础上率先提出的概念,2021年首次写入党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概括而言,低空经济在传统通用航空经济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延伸,是以低空空域为主要空间、低空飞行器为主要工具、各类低空飞行活动为主要形式、现代信息技术为重要依托、飞行器研发制造及其在低空立体空间飞行活动等应用拓展和相应服务为核心,牵引带动飞行器研发制造、智慧网联技术创新、运输物流服务保障等相关产业联动发展的融合型、综合性经济形态。


低空经济代表着未来经济发展质态,涉及领域广、内容多、链条长、价值高、变化快,集新技术、新业态、新场景、新模式、新服务等于一体,不仅深度改变传统运输物流组织模式,更深刻影响人们生产生活方式和社会运行交往方式,是当前国际社会普遍关注和发力角逐的重点领域。低空经济直接联动现代产业体系,深度联动现代生产组织运行模式,是新质生产力与新型生产关系深度融合的典型代表。其既突显以“低空”为主体的多层立体空间的逻辑承载,也强调“经济”多维质态深度融合的增量价值创造,更加突出新技术应用、新需求创造、新消费引导、新供给培育、新空间拓展和新生态构建等,具有显著的技术经济、产业经济、流量经济、空间经济等融合型经济质态特征。


(一)技术经济特征


主要体现为微观层面基于低空飞行器及相关设施设备技术性能等的经济特性和经济效能、中宏观层面广义技术对低空经济发展的核心贡献和实质驱动,包括技术进步、技术创新、技术变革、技术融合、技术应用等,强调大数据、智慧网联、深度感知、人工智能、新能源无人飞行器等新技术新装备以及未来技术的深度作用。


(二)产业经济特征


主要体现为基于产业类别、产业网链、产业集群等维度的低空经济运行逻辑和经济关联。当前各界普遍关注、各地重点发展的低空经济,实质更多属于低空产业经济范畴,如低空装备制造产业、低空信息网联产业、低空运输物流产业、低空旅游产业等。


(三)流量经济特征


主要体现为以低空经济要素资源的高速度、高频次、高效率流转为基础的经济运行和关联活动,既包括飞行器本身的运行速度、速率,也包括规模化海量飞行器的复杂运行活动,还包括人员、物资以及数据、信息、金融等实体和虚拟要素资源的多元化流转处理交易等。


(四)空间经济特征


主要体现为以低空空域等特定立体空间、特定区域范围为重点的经济活动,特别强调低空空域等相关资源要素配置。该空间一般以垂直高度1000米以下、根据需要延伸至不超过3000米的低空空域为主体,涵盖空、天、地、海、网等多维多层多向深度联动的立体空间。



三、加快夯实支撑低空经济发展的“六大底座”


近年来,我国低空经济快速发展,特别是在无人机制造以及无人飞行器场景应用拓展等方面,形成较好的发展基础。与此同时,我国低空经济需求空间较为广阔、应用场景较为丰富、相关装备制造体系较为完备、数字化智能化赋能较为广泛、企业意愿以及地方积极性较为强烈等优势,正在进一步发挥。但客观而言,我国低空经济发展还处于发展初期、探索阶段,在安全管控、应急处置以及标准、规则、服务、人才、关键技术、专业设施等方面,仍存在诸多短板。未来,需紧紧围绕中国式现代化战略部署,聚焦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统筹发展与安全,统筹产业布局与场景拓展,统筹创新与改革,统筹当前与长远,战略谋划、先立后破、因地制宜、稳步有序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当务之急需加快筑牢支撑低空经济发展的“六大底座”。


(一)安全底座


安全底座是低空经济发展的第一基石和根本基础。低空经济活动涉及多类飞行装备、多维时空载体、多样运行场景、多元关联主体,安全风险高、隐患多、问题新、情况复杂且管控难度巨大。低空经济安全问题,既包括传统安全问题,也包括诸多不可预知的新型安全问题;既包括实体安全问题,也包括数据、信息等安全问题;既包括自身运行安全问题,也包括次生连带安全问题,甚至很多直接影响国家战略安全,一旦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将会带来巨大损失和深远影响。因此,在当前低空经济起步发展阶段,需坚持“绝对安全”发展理念,抓紧夯实安全底座,系统性、整体性构建国家低空经济战略安全管控体系和协同联动管控机制,分类强化常规性、突发性以及恶性预谋性等安全防控和应急处置能力,确保低空经济全方位安全可控。


(二)运行底座


运行底座是低空经济运行特别是低空飞行活动的核心载体,是低空经济发展的关键性、基础性支撑。其以低空飞行器飞行、停靠、运转等直接作业活动及关联经济运行活动的基础性支撑系统为重点,既包括支持低空飞行器及相关设备设施运转的运行管控、通讯导航、组织调度、服务保障等实体性平台系统,也包括保障各类低空飞行器及配套设施设备有序运转的规则、标准、模式等“软性”基础条件,还包括空域、航区、航路等相关要素和配套资源的配给规则安排等。应秉持“安全可靠、全程可控、组织有序、运行便利”等原则,战略性、整体性构建国家低空经济运行管控和服务平台,打造“国家低空经济智慧大脑”,在国家整体框架安排下有序推进区域性、地区性低空经济运行管控服务平台体系建设,以通信、导航、监控、气象等一体化实时联动服务为重点,强化各类平台间互联互通和协同运行,避免重复建设、过度建设、孤立建设和无效建设。


(三)数据底座


数据底座是低空经济运行和发展的重要基石。低空经济强调大数据、人工智能、智能网联等信息技术与新一代飞行器、新型服务模式等的融合应用和融合赋能,涉及规模化、多样化、实时化“海量数据”的传输、流转、存储、处理、分析等,离开数据底座低空经济发展无从谈起。夯实低空经济数据底座,一是夯实数据标准底座,重点强化直接性、关联性数据信息代码分类识别、筛选存储、处理流转等规则、标准体系构建。二是夯实数据平台底座,重点强化标准化、通用化、联通化的数据库、数据平台等建设,确保各类各层数据库、数据平台间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三是夯实数据交易底座,重点强化数据资源权属、使用、处理、交易、安全等相关规则和制度安排。在起步发展阶段需特别关注海量数据、信息等分析处理,以精准掌握低空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和特征。


(四)设施底座


设施底座是低空经济运行的基础性、物理性依托。但低空基础设施与传统交通、民航等基础设施存在明显差异,具有设施设备一体化、传统新型融合化、陆空天网集成化、低高深空协同化、结构形态未来化、运行网络映射化等特征。需深入把握低空基础设施类别结构、功能特征、应用方式和趋势要求,前瞻性、战略性谋划低空基础设施体系布局,加快构建低空基础设施规划和标准体系,强化陆基空基、固定移动、传统新型、设施设备等一体化系统集成,重点完善直接保障低空飞行活动的起降场点、通信引导、运行管控、能源供给、安全反制、应急处置等设施设备系统,加强数据算力、卫星网络、智能管控、科技产业平台等新型基础设施布局建设。


(五)统计底座


统计底座是衡量和体现低空经济“经济”实质和发展水平的核心基础。低空经济的经济规模、价值贡献、产业结构、企业产值、发展状况都需要专业统计体系予以核算计量。目前国内低空经济属于新兴融合领域,尚未形成独立、专业的统计核算体系,更多依托既有统计指标和核算方法,存在交叉统计、重复统计、漏统漏记等情况。亟需结合低空经济自身特点和发展趋势,特别是聚焦低空经济发展带来的新的经济增量和价值贡献,系统构建符合我国发展实际的低空经济统计指标和核算体系,加快明确低空经济统计门类、统计科目、统计指标、计量标准、核算规则、调查方式、获取方法以及发布机制等,创新低空经济统计方式,加强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统计等深度联动。


(六)治理底座


治理底座是低空经济运行和发展的制度性根基。低空经济属于新兴经济质态,在治理底座方面更多需要关注新型生产关系和组织运行关系等基底构建。需要围绕其新型经济质态特征,构建与之相适应的治理模式、治理机制和治理体系。其核心是正确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更好发挥市场在推动低空经济模式创新、场景开发、应用拓展、技术升级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更好发挥政府在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公共安全以及制度供给等方面的保障作用。夯实治理底座,需要重点强化国家低空经济发展的顶层设计、战略协同、制度安排和实施统筹,加快形成多方联动共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合力、规划合力、政策合力、实施合力和协同机制。


—— CAAC无人机人力资源网 ——

版权所有@厦门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CAAC无人机人力资源网。训练基地: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锦亭北路软件园三期A区  闽ICP备19023082号闽公网安备35020602003379号

人才库会员

仅 ¥120 / 年
立即加入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