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CAAC无人机人力资源网
一、把“路”修到天空去:一座县域的“飞天”冲动
“要想富,先修路”——这句改革开放初期的老话,在临泽被赋予了新的注脚:投资2亿元建成甘肃首个A1类通用航空机场,配套12公里园区道路、192套飞行公寓、2.88万平方米孵化厂房,吸引18家航空企业扎堆落户。短短十年,临泽从“零基础”跃升为“西北通航重镇”,机场年起降突破1万架次,成为县域经济最抢眼的增量。但临泽的野心不止于“修机场”,而是把低空空域当成一条立体高速公路来运营:直升机、无人机、固定翼共享同一片天,却各自跑在“不同车道”——旅游航线、训练空域、农业作业区、应急通道被精准划分,通过数字化塔台和5G感知网实时调度,飞机想飞就能飞、飞得安全,也飞得高效。
二、“通航+旅游”:把丹霞“调色盘”搬到舷窗外
“当直升机倾斜掠过最后一座灰白山丘,整片丹霞像打翻的调色盘突然撞进舷窗,那种震撼是地面游览完全体会不到的!”福建游客陈女士的感叹,道出了临泽低空旅游的核心卖点——上帝视角的“情绪价值”。2024年,七彩丹霞景区低空载客量突破20万人次,直升机、热气球、动力伞“三箭齐发”,单张门票最高卖到880元仍“一票难求”,全年直接营收2300万元。更重要的是“留宿经济”被激活:游客从“半日游”变“两日游”,周边民宿入住率提升35%,夜游经济顺势出圈——无人机编队把500架次的灯光秀搬到山谷上空,单场吸引5万人打卡,带动餐饮、零售、交通全链条消费。交通与旅游的经典公式“旅客周转量=客运量×平均运距”在低空被改写:飞行时长替代里程,情绪溢价替代座位等级,临泽用“通航+”把传统景区的一次性卖门票,升级为可反复收割的体验经济。
三、“低空+职教”:把航校办到“田间地头”
“以前学飞要远赴四川、海南,现在家门口就能考飞行执照。”在临泽泛美航校,95后学员张磊经过14个月培训,已顺利拿到商照,并签约南航。作为国内141部航校“西北一哥”,临泽校区在册飞机12架,累计安全飞行数万小时,向国航、春秋等输送150余名飞行员。航校的到来不仅填补了甘肃民航职教空白,更让“飞行为职业”概念首次下沉到县域:学费人均70万元,但“毕业即就业”的确定性让周边农户也愿给孩子“投这一票”。航校还反向催生“飞行食堂”“飞行公寓”“航材物流”等配套岗位,带动本地就业超500人,形成一条“培训—取证—就业—消费”的县域内循环。
四、“低空+农业”:256台无人机“托管”56万亩农田
春管时节,新华镇宣威村的玉米地上空,40公斤级植保无人机嗡嗡掠过,雾化药剂均匀铺洒,一天完成1200亩作业——相当于过去40个农民一周的工作量。临泽已组建21家植保无人机合作社,拥有256台无人机,覆盖全县70%的耕地。2024年实施“一喷三防”“一喷多促”56.8万亩次,节省农药30%—50%、节水90%,每亩节本增效80元,全县农民直接增收4500万元。更重要的是,把“打药”这项最苦最累的活交给空中机器人,年轻人愿意回乡种地了。政府通过“村集体+企业+农户”模式,把无人机纳入农业社会化服务:村集体统一接单,企业统一飞防,农户按亩付费,既解决“小农户用不起”又解决“企业单打独斗”难题,实现“规模化”与“精细化”兼得。
五、“低空+应急”:直升机“120”与无人机“快递小哥”
“黄金一小时”是应急救援的生命线。临泽引进金汇通航AW139直升机,常态备勤在丹霞机场,2024年执行省内重症转运、森林防火、搜索搜救任务86次,营业收入3000万元。在“应急使命·2022”抗震救灾演练中,直升机从临泽起飞,40分钟将“伤员”送至张掖医院,比地面救护车缩短2小时;北京冬奥会、杭州亚运会期间,这架“空中120”又远赴外省执行保障,县域航空能力首次登上国家舞台。无人机则在“最后一公里”大显身手:省公航旅集团开展大型无人直升机物资投送测试,40公里超视距、80公斤载重,可为断道孤岛运送药品、通信基站与救生艇;5G+三维实景建模把临泽城市精度拉到4.5厘米,灾害来时一键生成“电子沙盘”,指挥救援像“玩即时战略游戏”。
六、“低空+数据”:把城市搬进电脑,让空域成为资产
“未来城市竞争的不是土地,而是数据。”临泽与甘肃省公航旅合作,用无人机航测构建全县首套厘米级实景三维模型,把道路、建筑、河流、管网全部数字化,接入交通、公安、应急、气象等17个部门数据,形成“低空一张图”。基于这张底图,政府可以模拟内涝、预判火场蔓延、规划5G基站布点;企业可以评估屋顶光伏面积、精准测绘征地红线;百姓用手机即可查看家门口的积水深度、实时噪声指数。空域从“看不见”变成可交易、可运营、可增值的数字资产,为后续引入低空物流、城市空中交通(UAM)奠定数据底座。
七、挑战与展望:低空空域改革的“临泽样本”
低空经济虽热,但“飞不起来、飞得不经济、飞得不安全”仍是全国通病。临泽的解法有三条:
制度创新——县财政每年列支2000万元设立低空经济产业基金,用于空域补贴、航油补贴、设备采购贴息,降低企业“首飞”成本;
技术赋能——5G+北斗+ADS-B实现飞机“在线可视”,无人机接入UTM(无人交通管理)系统,实名登记、电子围栏、实时告警,确保“管得住”;
场景为王——坚持“先找市场、再造机场”,旅游、农业、应急、职教四大刚需场景同步启动,让飞机“天天有活干”,形成自我造血。
根据临泽县最新规划,到2027年将建成“国家级通航产业综合示范区”,低空经济规模突破100亿元,带动就业2万人,人均年收入增加1.5万元。届时,从临泽起飞的将不仅是直升机和无人机,更是中国县域经济转型升级的“飞天梦”。
作者声明:图文内容由AI生成,仅供参考,请仔细甄别,无商业用途。
版权所有@CAAC无人机人力资源网。地址:厦门市湖里区台湾街禾山路268号 闽ICP备19023082号闽公网安备350206020033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