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CAAC无人机人力资源网
2025年8月3日,中 国自主研发的2吨级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凯瑞鸥”成功完成全球首次海上石油平台物资运输任务,从深圳起飞,仅用58分钟便将新鲜水果和紧急药品运送至150公里外的惠州19-3油气平台,较传统船舶运输(10小时以上)效率提升10倍,标志着中 国低空物流技术迈入全球领先行列。

技术突破:全球首款“三证”eVTOL
“凯瑞鸥”由峰飞航空科技研发,是全球首款同时获得型号合格证(TC)、生产许可证(PC)和单机适航证(AC)的吨级eVTOL。该机型采用复合翼构型,最大起飞重量2吨,载重400公斤,航程200公里,最高时速200公里。针对南海高盐雾、强气流环境,其配备三重航电冗余系统和防腐蚀涂层,确保在15米见方的海上平台精准起降。
商业价值:革新海上能源供应链
传统海上平台物资依赖船舶(10小时)或直升机(高成本),而“凯瑞鸥”以电动化、低成本、高效率优势,开创“空中闪送”新模式。中 国海油表示,该技术可大幅提升紧急药品、生鲜食品的运输时效,未来将拓展至人员倒班、医疗救援等场景,预计2030年海洋低空物流市场规模超千亿元。
产业协同:政企共建低空生态
此次任务由中 国海油、中信海直、峰飞航空联合实施,依托国内首个数智化塔台保障飞行安全,形成“研制+运营+场景”闭环。中信海直40年通航经验为航线规划、空域协调提供支撑,助力eVTOL从实验室走向商业化。
未来展望:万亿低空经济新蓝海
随着低空经济加速发展,eVTOL在物流、救援、观光等领域的应用将持续扩大。深圳已规划2026年建成1200个低空起降点,开通1000条商业航线。此次跨海运输的成功,不仅验证了中 国eVTOL的技术成熟度,更为全球低空物流网络建设提供了“中 国方案”。
此次飞行不仅是技术里程碑,更是商业模式创新。未来,随着适航认证完善和基础设施普及,eVTOL或将成为海上能源、海岛旅游等领域的高效运输工具,推动中 国低空经济迈向3万亿元规模。
作者声明:图文内容由AI生成,仅供参考,请仔细甄别,无商业用途。
版权所有@厦门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CAAC无人机人力资源网。训练基地: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锦亭北路软件园三期A区 闽ICP备19023082号
闽公网安备350206020033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