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CAAC无人机人力资源网

遍地开花的低空经济产业园,会重蹈“特色小镇”覆辙吗?
发表人:caachr | 2025-11-15

导读:特色小镇的发展历程警示我们,这种过热的现象未必是个好兆头。那么,低空经济产业园会重蹈特色小镇的覆辙吗?


image.png


在政策大力扶持与市场热切关注下,低空经济产业园正成为各地竞相布局的 “新宠”。据不完全统计,全国以低空经济命名的产业园(区、集群、港)已超百家,长三角地区就涌现超 20 个,某中部省份甚至喊出 “三年建成百个” 的目标。这股热潮,不禁让人联想到十年前特色小镇的狂热开局,同样由政策红利驱动,资本蜂拥而入,也有着宏大的建设目标。但特色小镇的发展历程警示我们,这种过热的现象未必是个好兆头。那么,低空经济产业园会重蹈特色小镇的覆辙吗?

特色小镇的兴衰历程

特色小镇最初被视为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培育特色产业的创新之举。2016 年,在政策推动下,科技小镇、文旅小镇、康养小镇等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到 2018 年,全国特色小镇数量超过 2000 个。然而,好景不长,短短几年间,超 90% 的特色小镇陷入困境,许多沦为烂尾工程。

深入探究,问题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

首先,多数特色小镇缺乏坚实的产业基础。它们过度追求 “新奇特”,却忽视了产业的核心地位,既无产业支撑,又缺乏持续创新能力,最终大多变成了 “商业街 + 仿古建筑” 的文旅模式,新鲜感一过便失去市场吸引力。

其次,房地产化倾向严重。不少开发商借特色小镇之名圈地开发,多数特色小镇中商品房(住宅 + 商业)面积占比超 50%,甚至产业用地、农业用地也被用于房地产项目。受房地产宏观调控影响,这些项目去化困难,后续投资难以为继。

最后,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地方政府为追求短期成效急于求成,社会资本在政策和银行支持下盲目跟风,产业企业受市场诱惑忙于圈地而无心经营,导致大量土地资源浪费,政府和企业债务风险不断加大,产业培育更是无从谈起。这场大规模的造镇运动,最终因这些问题被中央叫停,成为许多人心中的遗憾。

低空经济产业园的现状与风险

当前,低空经济产业园的发展轨迹与特色小镇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其一,同质化竞争严重。大部分产业园规划都以 “文旅 + 物流 + 飞行器制造” 为核心,全然不顾本地实际产业基础和应用场景,多地产业园规划和低空经济发展规划几乎千篇一律。以长三角地区为例,众多低空产业园规划相似,缺乏差异化定位,难以形成独特的竞争优势。

其二,重基建轻产业问题突出。许多地方在产业尚未确定时,就先行开展基础设施建设,不管有没有企业入驻,先把产业园建起来。一些本只是零散的应用场景或相关企业,为了 “好看” 被拼凑成一个产业园,最终可能导致大量低效投资和重复建设。比如,某些地区的低空经济产业园,厂房建成后却长期闲置,缺乏实际运营的产业项目。

其三,补贴依赖现象普遍。从可研报告中的资金来源看,国债和专项债成为首选,似乎国家的钱不拿白不拿,花起来也不心疼。在产业规划和招商政策中,“以补贴换产业” 的传统逻辑随处可见,这也使得很多企业养成了不看市场看补贴的不良习惯。更令人担忧的是,部分园区为完成招商指标,将本地传统制造企业包装成 “低空配套企业”,强制其入园,这既不利于低空经济的发展,也对本地企业的正常发展造成阻碍。

避免重蹈覆辙的破局之道

值得庆幸的是,国家层面已关注到这一现象。据悉,中央已有指示,要求各地严格控制低空经济产业园的建设,严禁以其名义圈地和增加政府债务。为避免重蹈特色小镇的覆辙,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一是加强前期论证。各地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客观评估本地区建设低空经济产业园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并非所有地区都适合发展低空经济,发展低空经济也并非都要建设产业园。要从产业基础、市场前景、空域条件、低空特色资源、政府平台支撑能力、低空飞行控制及安全保障能力等多方面进行系统论证,杜绝做表面文章。例如,一些空域资源紧张、产业基础薄弱的地区,就需要谨慎考虑建设低空经济产业园的可行性。

二是做好统筹规划。低空经济产业园不是孤立存在的,需融入地区低空经济整体发展规划。在前期论证的基础上,要统筹做好低空经济产业规划、空中能力层建设规划、应用场景规划、投融资规划、低空基础设施及安全保障体系规划等总体和专项规划,系统绘制地区低空经济发展蓝图,让产业园建设有规可依。以深圳为例,通过制定全面的低空经济发展规划,明确各区域的功能定位和发展重点,推动了低空经济产业园的有序发展。

三是优先培育刚性应用场景。产业园建设不是目的,其能否持续发展,关键在于本地区是否存在刚性需求。因此,培育本地刚性应用场景是低空经济产业园的立足之本。应重点布局应急救援、医疗配送、农林植保等公共服务领域,通过政府采购形成稳定需求;同时加快低空物流配送体系建设,扩大商业应用场景;逐步探索低空通勤与水陆空联运,降低消费门槛,拓展私人飞行、商务出行等 C 端市场。比如,在一些偏远地区,利用无人机进行医疗配送,解决了交通不便带来的医疗资源配送难题,形成了稳定的应用需求。

四是摆脱财政依赖。产业园的主要收入来源应是经营性收入,而非财政支持。园区建设要逐步摆脱对财政资金、专项债等政府投入的依赖,通过市场化机制实现 “良币驱逐劣币”;用产业基金代替财政补贴,引导资本从市场中获利而非依赖政府补贴;建立 “沙盒监管” 试点创新场景,政府从 “大包大揽” 转变为制定标准、优化监管,推动空域分类管理、飞行审批 “一站式” 平台建设。例如,苏州工业园区通过优化产业生态,吸引企业通过市场运营实现盈利,减少了对财政补贴的依赖。

低空经济绝非政绩竞赛的舞台,也不是转瞬即逝的机会。特色小镇的教训提醒我们,违背产业规律的热潮终将消退。只有摒弃 “运动式造园” 思维,遵循产业发展规律,才能让低空经济从 “政策风口” 稳健地飞向 “产业蓝海”,实现可持续发展。


—— CAAC无人机人力资源网 ——

版权所有@厦门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CAAC无人机人力资源网。训练基地: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锦亭北路软件园三期A区  闽ICP备19023082号闽公网安备35020602003379号

人才库会员

仅 ¥120 / 年
立即加入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