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CAAC无人机人力资源网
导读:低空经济,这个听起来颇具未来感的词汇,简单来说,就是利用天空中较低的区域,通过各种飞行器(比如无人机)来进行各种活动,从而带动一系列产业的发展。
低空经济,这个听起来颇具未来感的词汇,简单来说,就是利用天空中较低的区域,通过各种飞行器(比如无人机)来进行各种活动,从而带动一系列产业的发展。
低空经济不仅仅是飞行本身,更是一种新型的经济模式,涵盖了从航空器制造、飞行服务、低空物流、旅游、农业、应急救援等多个领域。

想象一下,未来的城市上空,无人机穿梭其间,它们不仅用于拍摄美景、送货上门,还能参与到城市治理和环境监测中。
更甚至,在未来,小型电动飞机和无人机出租车也能穿梭在城市上空,为人们提供快速便捷的出行服务。这听起来像是科幻电影中的场景,但随着电动航空技术的发展,这样的未来正逐渐成为现实。低空飞行器的噪音小、排放低,有望成为城市交通拥堵的解决方案。
上述这些场景,就是低空经济的一部分。低空经济的核心在于利用低空空间的资源,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融合,创造出新的经济增长点。
在低空经济的构成中,低空制造是基础,包括航空器的研发和生产;低空飞行是核心,涉及到飞行服务、飞行培训等;低空保障则包括空域管理、飞行安全监控等;而综合服务则是支撑整个低空经济运行的各类服务,如航空会展、广告咨询等。

低空经济的发展,得益于技术的进步,尤其是无人机技术的飞速发展。
无人机不仅在军事领域有着广泛应用,在民用领域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它们在农业植保、物流配送、环境监测等方面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同时也为相关产业带来了新的增长点。
政策的推动也是低空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各国政府纷纷出台相关政策,鼓励低空空域的开放和利用,为低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例如,中国在“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发展低空经济,这不仅有助于拓展市场、扩大内需,还能推动创新、丰富供给,促进产业融合。

不过,低空经济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挑战。空域管理、飞行安全、数据保护等问题都需要得到妥善解决。此外,公众对于低空飞行的接受度、低空经济的价格定位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也是影响其发展的重要因素。
展望未来,低空经济有望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极。
据云图智行披露的信息,2022年中国低空经济行业市场规模为2.5万亿元。中央在十四五规划发布的《国家立体交通网络规划纲要》中明确,
到2035年国家支撑经济发展的商用和工业级无人机预期达到2600万架,同期,无人机驾驶员也将增长到63万名。
到2035年,中央对国家低空经济的产业规模预期达6万多亿元。

政策支持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已有超过20个城市将“低空经济”写入城市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
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科技部、财政部、中国民航局印发了《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2024-2030年)》,加快实现以无人化、电动化、智能化为技术特征的新型通用航空装备商业应用,推动“低空+物流配送”、“低空+城市空中交通”、“低空+应急救援”等规模化发展。
我国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低空经济列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各地方政府相继响应。
低空经济产业链
低空经济产业链包括低空制造、低空飞行、低空保障和综合服务。
上游为地面基础设施和管理保障软件,包括通用机场、低空通信设备、空域管理系统和机场运营管理系统;
中游为航空器制造,可分为无人机、直升机和eVTOL(电动垂直起落飞行器)
下游应用场景包括低空物流、低空农业、低空巡检、飞行服务等。
低空经济主要产品
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
(electric Vertical Take-off and Landing,即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就是电动化且不需要跑道就可垂直起降的飞机。
代表企业:中国eVTOL代表企业:亿航智能、峰飞航空、时的科技、沃飞长空、沃兰特、磐拓航空、御风未来、零重力飞机工业等。
无人机(消费级、工业级)
无人机:(UAV,Unmanned Aerial Vehicle),无人驾驶飞机简称“无人机”,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行器。
代表企业:国内无人机代表企业:大疆、纵横、滕盾、丰翼、美团等。
直升机
直升机作为20世纪航空技术极具特色的创造之一,极大地拓展了飞行器的应用范围,可以广泛的应用在运输、巡逻、旅游、救护等多个领域。
代表企业:中航直升机、罗宾逊、贝尔直升机、阿古斯塔、空客等。
传统固定翼飞机
传统的固定翼飞机是指由动力装置产生前进的推力或拉力,由机身的固定机翼产生升力,在大气层内飞行的重于空气的航空器。
代表企业:国内固定翼飞机代表企业:中航通飞、钻石、山河星航、西锐、塞斯纳等。
版权所有@厦门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CAAC无人机人力资源网。训练基地: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锦亭北路软件园三期A区 闽ICP备19023082号
闽公网安备350206020033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