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CAAC无人机人力资源网
随着政策支持、技术突破与市场需求的共同推动,中国低空经济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中航工业特级专家指出,低空经济不仅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更是未来城市交通、物流、应急救援等领域的重要支撑。从无人机配送、空中出租车到城市空中交通(UAM),低空经济正逐步从“科幻概念”走向现实,“空中之城”的梦想正在加速实现。
一、政策红利:低空经济进入“黄金机遇期”
国家战略支持
低空经济连续两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24年国家发改委成立低空经济发展司,统筹推进政策制定与产业布局。
《“十四五”通用航空发展专项规划》明确提出,到2025年低空经济规模突破1.5万亿元,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地方实践加速
深圳:开通全国首条eVTOL城际通勤航线,单程耗时缩短70%。
广州:立法推动无人机物流、载人运输等场景示范。
成都:打造“低空文旅”项目,年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
全国近30个省份将低空经济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或出台专项政策,例如:
二、技术突破:从“飞起来”到“飞得稳”
核心技术创新
航空发动机:国产涡轴-16发动机即将装备AC352直升机,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飞控系统:AI技术赋能无人机图像识别与航线规划,提升巡检效率50%以上。
通信与导航:中国移动“5G-A+北斗”低空物流解决方案实现全域覆盖。
应用场景落地
物流配送:无人机外卖、跨城运输、医疗物资配送等场景加速普及。
农业植保:无人机精准喷洒农药,效率提升70%,农药使用量减少15%。
应急救援:无人机在森林防火、湿地巡检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三、市场潜力:万亿蓝海加速开启
市场规模预测
2025年:1.5万亿元
2035年:3.5万亿元
复合增长率:28.1%(2024-2026年)
区域协同发展
长三角:上海、南京等地推动低空物流、应急救援场景落地。
珠三角:深圳、广州率先探索eVTOL城际通勤与无人机配送。
成渝地区:成都、重庆打造低空文旅、工业巡检示范项目。
四、挑战与未来展望
当前痛点
空域管理:低空空域开放程度有限,需推动120米以下空域分类管理。
安全与标准:无人机“黑飞”风险、频谱干扰等问题亟待解决。
未来方向
政策完善:优化空域划设与审批流程,建立低空数据共享平台。
技术突破:推动航空发动机、飞控系统等核心技术国产化。
场景拓展:探索中长途物流无人机、城市空中交通(UAM)等新场景。
结语
中航工业特级专家强调,中国低空经济已迎来“黄金机遇期”,随着政策支持、技术突破与场景落地的协同推进,“空中之城”的梦想正在加速实现。未来,低空经济不仅将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更将成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正如专家所言:“低空经济的潜力远超想象,未来将重塑城市交通、物流、应急救援等领域的格局。”
作者声明:图文内容由AI生成,仅供参考,无商业用途。
版权所有@CAAC无人机人力资源网。 闽ICP备19023082号闽公网安备350206020033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