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CAAC无人机人力资源网
导读:中国自2010年起逐步开放低空空域管理,2024年被定为“低空经济元年”,相关政策密集出台。国家将其纳入“十四五”规划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目标是到2035年形成万亿级市场规模。2024年低空经济规模突破5000亿元……

什么是低空经济?
低空经济是指以离地面1000米以下(部分场景可延伸至3000米)的空域为活动范围,以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航空器的飞行活动为核心,辐射带动航空器研发制造、运营服务、基础设施保障、空域管理等全产业链的综合性经济形态。其核心特征是“低空飞行牵引、多领域融合、全链条覆盖”,涵盖低空制造、飞行、保障和综合服务四大产业类别。
低空经济的构成
低空制造:包括无人机、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直升机等航空器及零部件的研发与生产。
低空飞行:涵盖物流配送、载人交通、农业植保、应急救援等应用场景16。
低空保障:如通用机场、起降平台、导航通信设施、空域管控系统的建设与维护。
综合服务:包括航空会展、保险、数据服务等衍生业态。

低空经济为何成为中国的战略选择?
发展背景与政策驱动
中国自2010年起逐步开放低空空域管理,2024年被定为“低空经济元年”,相关政策密集出台。国家将其纳入“十四五”规划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目标是到2035年形成万亿级市场规模。2024年低空经济规模突破5000亿元,预计2025年将达8500亿元,年均增速超30%。
技术突破与产业融合
技术创新:无人机蜂群、5G-A通信、固态电池等技术推动飞行器智能化与长航时运输。
场景拓展:深圳无人机日配送量超5000架次,南通至上海低空载客航线缩短通勤时间至40分钟,山区医疗物资无人机配送成为现实。
绿色转型:电动航空器噪音低、零排放,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低空经济将给中国带来什么?
1. 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低空经济通过“天空资源”的深度开发,创造全新市场空间。
例如:
物流革命:城市即时配送、偏远山区物资运输效率提升,美团等企业已布局无人机配送网络。
文旅创新:低空游览、空中剧场等消费场景兴起,单场光影秀观众超百万人次。
产业升级:推动传统制造业向高端航空装备制造转型,如亿航智能eVTOL获全球适航“三大通行证”。
2. 社会治理的“空中力量”
应急救援:山区、水域等复杂地形的快速响应,如森林防火、医疗物资投送。
公共安全:无人机应用于边境巡逻、反恐监控等领域,提升治理效能。
城乡协调:突破地形限制,助力乡村振兴,如安徽岳西县依托低空经济吸引国际企业落户。

3. 技术创新的“试验田”
空域管理智能化:通过AI和大数据动态优化空域分配,提升使用效率。
基础设施网络化:构建“设施网、空联网、航路网、服务网”四网融合的立体体系。
4. 国际竞争的新赛道
中国在eVTOL适航标准、无人机规模化应用等领域已领先全球。例如,亿航EH216-S成为全球首款“三证齐全”的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为国际适航标准提供样板。
挑战与未来展望
尽管前景广阔,低空经济仍需突破以下瓶颈:
基础设施短板:起降点密度不足,需建设类似“空中公交站”的密集网络。
法规与安全:空域分类管理、飞行数据隐私保护等政策需进一步完善。
公众接受度:需通过科普与试点提升社会对低空飞行的信任。
未来,随着技术迭代与政策优化,低空经济将加速从“蓝图”迈向“实景”。到2035年,中国有望形成覆盖城市群的低空交通网络,无人机驾驶员规模或达63万名,产业规模突破6万亿元。这场“天空革命”不仅将重塑交通与生活方式,更将成为中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柱。
版权所有@厦门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CAAC无人机人力资源网。训练基地: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锦亭北路软件园三期A区 闽ICP备19023082号
闽公网安备350206020033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