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CAAC无人机人力资源网

低空产业落地必备的条件有哪些?——空域、场景、人才、市场、资本等等
发表人:caachr | 2025-11-17

导读:低空经济的风口已经出现,唯有全面综合地考量空域资源的稳定性,才能真正将低空经济产业从蓝图变为现实,才能推动低空经济产业持续、健康、有序地发展。


从2020年开始,“低空经济”不断出现在公众视野。2021年国家有关部门印发《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低空经济”概念首次被写入国家规划;2023年12月经济工作会议将“低空经济”列入战略性新兴产业范畴;2024年全国两会更是首次将“低空经济”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其战略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国家政策支持、产业力量集聚、科技力量进步和行业人才井喷的背景之下,从前看起来仿佛“天马行空”的想象如今已经逐渐变为现实,“低空经济”发展路线及低空空域管理成为当下的重要课题。

image.png


空域:低空产业的 “飞行跑道”

空域作为低空经济产业发展的基石,是开展一切飞行活动的根基所在,其稳定与合理开放至关重要。只有建立并完善低空空域管理体系,才能确保飞行活动的安全与秩序。

同时,空域的灵活管理也是推动低空经济产业发展的关键。因根据不同地区、不同时间段以及不同飞行活动的需求,动态调整空域资源,确保飞行活动的顺畅进行。此外,还应加强空域与其他交通系统的协调与融合,如与地面交通、水上交通等系统的信息共享与联动,提升整体交通效率。以机场周边为例,细致的空域分层、精准的飞行规则设定,让通用飞机与起降的民航客机各行其道、相安无事,守护着每一次飞行的安全。


场景:低空产业的 “活力引擎”

一个城市如果拥有丰富多元、切实可行的落地应用场景,宛如一台强劲的引擎,为低空经济注入源源不断的发展活力。

image.png

低空经济的应用场景正在不断拓展,从传统的航空运输、农林植保到新兴的应急救援、空中游览、低空物流等,为低空经济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不仅如此,拓展消费领域的应用场景更是潜力无限。例如,空中观光,空中婚礼,利用无人机进行城市巡检、环境监测等任务,关键时刻,无人机配送还能突破地面阻碍,开辟出一条 “空中快速路”。

持续拓宽低空飞行服务受众群体,提升城市管理效率和水平工业范畴内,取代高风险、高成本的人工巡检方式,在保障设施稳定运行的同时,催生出对低空设备与服务的大量需求,促使低空产业深度融入多行业生态,实现价值共创。


人才 —— 低空产业的 “智慧核心”

人才是推动低空经济产业发展的核心要素。低空经济产业是一个高度集成且精密复杂的系统,应加强飞行技术人才、制造与维护人才、空域管理人才以及安全监管人才等关键人才的培养与引进。

飞行技术人才宛如 “空中领航员”,长年累月的飞行经验,让他们能在复杂气象条件下从容应对,凭借过往丰富经验与敏锐判断,稳控飞行器,精准抵达目的地。

制造与维护人才是低空产业的“幕后工匠”。有了制造人才的苦心钻研,才能将手中的航空材料,变成巧夺天工的飞行器。而维修技师则似 “飞行器守护神”,手握多领域知识“秘籍”,确保飞行器时刻适航,随时可执行低空任务。

image.png

空域管理人才是“天空交通指挥官”,熟谙航空法规,精通空域规划,巧妙编织有序“空中路网”,维护低空 “交通” 顺畅。

安全监管人才是“低空安全卫士”,依法规严格审核飞行器与飞行员资质,筑牢准入防线,护航低空作业安全,助力低空经济稳步前行。


市场:低空产业的 “生存土壤”

市场是推动低空经济产业发展的核心驱动轴心。政府应发挥政策引导作用,推动低空经济市场的快速发展。

据相关机构市场规模预测,2023年:中国低空经济规模已达5059.5亿元,增速高达33.8%。2025年: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1.5万亿元。2035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3.5万亿元。强大且持续增长的市场需求,无疑是低空产业落地、壮大的核心驱动轴心,主宰着产业的规模与走向。

首先,应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法规,为低空经济产业提供法律保障。例如,明确低空经济产业的定义、分类和监管要求,规范市场秩序和竞争行为。同时,还应加强政策宣传和推广,提高公众对低空经济产业的认知度和接受度。

其次,应通过政府采购、示范项目等方式,为低空经济产业提供市场需求支持。例如,政府可以采购无人机进行城市巡检、环境监测等任务,为低空经济产业提供稳定的收入来源。同时,还可以开展低空旅游、空中医疗等示范项目,激发消费市场的潜力。

此外,还应加强市场监管和风险防范,确保低空经济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例如,加强对飞行活动的安全监管,确保飞行安全;加强对低空经济产业的监管力度,防止市场乱象和恶性竞争。伴随市场的日益火爆,都促使低空企业扩充机队规模、优化服务,带动低空经济规模持续扩容。


资本 —— 低空产业的 “发展燃料”

资本是推动低空经济产业发展的关键要素,充足的资本投入就像是低空经济产业落地的 “燃料”。应加强金融创新和服务,为低空经济产业提供更多的融资渠道和融资方式。

从基础设施建设,到飞行器的购置、研发,再到后续的运营维护、市场推广等各个环节,都离不开大量的资金支持。应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低空经济产业的支持力度,包括提供贷款、担保、融资租赁等金融服务。同时,还应推动低空经济产业与资本市场的对接,鼓励企业通过上市、发行债券等方式筹集资金。

或者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吸引国际资本参与低空经济产业的发展。通过与国际金融机构、投资机构等建立合作关系,共同推动低空经济产业的全球化发展。只有吸引到足够的资本参与,才能确保低空经济产业在各个发展阶段都能够顺利运转,实现从规划到落地再到持续发展的完整链条。

总之,低空经济的风口已经出现,唯有全面综合地考量空域资源的稳定性,才能真正将低空经济产业从蓝图变为现实,才能推动低空经济产业持续、健康、有序地发展。


—— CAAC无人机人力资源网 ——

版权所有@厦门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CAAC无人机人力资源网。训练基地: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锦亭北路软件园三期A区  闽ICP备19023082号闽公网安备35020602003379号

人才库会员

仅 ¥120 / 年
立即加入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