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CAAC无人机人力资源网

低空经济的“政策红利”——地方政府如何抢抓产业发展机遇?
发表人:caachr | 2025-11-14

导读:低空经济正以“空中赛道”的姿态席卷全国,从无人机送快递到“空中的士”载客,这片万亿级蓝海已吸引各地政府争相布局。但政策如何精准落地?红利如何转化为产业动能?今天,就带你看懂地方政府的“抢滩攻略”。


低空经济正以“空中赛道”的姿态席卷全国,从无人机送快递到“空中的士”载客,这片万亿级蓝海已吸引各地政府争相布局。但政策如何精准落地?红利如何转化为产业动能?今天,就带你看懂地方政府的“抢滩攻略”。


一、政策工具箱:从顶层设计到精准施策


低空经济不是“撒钱就能飞”,政策设计必须直击痛点。


空域管理破冰:深圳率先将审批时限压缩至72小时,湖南设立千万级通航基金,通过“政策包”激活空域资源。国家层面已划定300米以下非管制空域,地方政府需配套出台细则,比如无人机飞行“负面清单”、低空航线动态分配机制。


差异化定位:北京瞄准技术研发,成都主打“低空+旅游”,东北发力农林无人机。避免同质化竞争,才能形成区域特色产业链。


专项债输血:2025年低空基建被纳入专项债支持范围,茂名已用国债资金建设无人机救援平台,政策与资本双轮驱动才能加速项目落地。


关键点:政策不是“万能钥匙”,需匹配地方资源禀赋,从“大而全”转向“小而美”。


二、基建狂魔:铺就低空经济的“高速公路”


没有起降点的低空经济,就像没有充电桩的电动车。


硬件基建:广州计划建设100个起降点,上海规划800个低空枢纽,连山区茂名也实现乡镇无人机基站全覆盖。但我国通用机场密度仅为欧美1/3,补齐“最后一公里”仍是重点。


数字基建:中国电信“空地一体通信”覆盖90%空域,北斗导航系统为无人机装上“中国芯”。未来,6G+量子雷达将实现厘米级定位,让低空飞行告别“盲飞”。


绿色基建:深圳试点“风光储充+起降点”模式,既降成本又减碳,解锁碳中和新玩法。


案例:深圳无人机产业园年产值破百亿,秘诀正是“政策配基建,空中变商圈”。


三、场景革命:从“能飞”到“好用”


政策红利能否变现,取决于应用场景是否接地气。


刚需场景:顺丰用无人机把山区物流成本砍掉40%,四川地质灾害响应时间缩至5分钟。这类“救命又赚钱”的场景最易规模化。


消费引爆点:杭州“空中游西湖”票价降70%,重庆推出“火锅无人机配送”,用趣味性撬动C端市场。


跨界融合:茂名将低空飞行与乡村旅游结合,信宜开通“竹海空中航线”,证明“低空+”能激活文旅、农业等传统产业。


image.png


避坑指南:某二线城市曾砸钱搞“空中观光”,却因起降点不足沦为摆设——场景必须匹配基建成熟度。


四、生态战:从单打独斗到集团作战


低空经济拼的不是单个企业,而是“产业朋友圈”。


技术攻坚联盟:宁德时代固态电池突破400Wh/kg,深圳联合高校攻关飞控系统,“产学研用”一体化才能打破技术卡脖子。


金融活水:广东设立低空经济产业基金,茂名引入社会资本共建货运枢纽,用“财政+金融”组合拳解决企业融资难。


人才蓄水池:广东茂名成立无人机驾驶学院,深圳高薪挖角全球航空人才,产业崛起本质是人才争夺战。


image.png


未来局:2030年低空经济规模或破万亿,但只有构建“技术-资本-人才”生态闭环的城市,才能笑到最后。


结 语


低空经济的政策红利,本质是地方政府治理能力的“空中考卷”。谁能把政策精准滴灌到产业土壤,谁就能在万亿赛道上率先起飞。你所在的城市,准备好“腾空”了吗?


—— CAAC无人机人力资源网 ——

版权所有@厦门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CAAC无人机人力资源网。训练基地: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锦亭北路软件园三期A区  闽ICP备19023082号闽公网安备35020602003379号

人才库会员

仅 ¥120 / 年
立即加入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