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CAAC无人机人力资源网

从两会声音和方舱医院建设经验看低空经济的机遇与挑战,你的城市是真的适合发展低空经济吗?
发表人:caachr | 2025-11-13

导读:面对各地争先布局的盛况,多位人大代表发出理性声音:低空经济需警惕“一哄而上”,既要抓住机遇,也要防范无序扩张的风险。


   2025年两会期间,“低空经济”再度成为高频词。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推动这一新兴产业“安全健康发展”,全国30个省份更将其列入年度重点工作。然而,面对各地争先布局的盛况,多位人大代表发出理性声音:低空经济需警惕“一哄而上”,既要抓住机遇,也要防范无序扩张的风险。

   一、低空经济为何被寄予厚望?

   低空经济以千米以下空域为依托,涵盖无人机物流、应急救援、空中交通等多元场景,被视为“万亿级新赛道”。湖南作为全国首个全域低空改革试点省份,已实现无人机送快递、飞行观光等应用;上海、粤港澳大湾区等地则瞄准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技术,推动“立体交通”变革。其潜力不仅在于技术创新,更在于对产业链的“乘数效应”——带动新能源、新材料升级,催生智慧城市、文旅消费等新业态。

   二、能不能盲目进场低空经济赛道

   尽管前景光明,但低空经济的“起飞”仍需跨越多重障碍。两会期间,代表们集中指出了以下问题:

   1. 区域发展不均,资源错配风险

全国人大代表楼向平指出,部分地区盲目追求政策红利,忽视自身产业基础。例如,内蒙古规划低空旅游集聚区,但通用机场覆盖率低;宁夏虽有独特地形优势,却面临基础设施不足的短板。这不禁让人联想到疫情期间部分方舱医院仓促上马却中途停工的现象——缺乏长期规划的应用场景,最终导致资源闲置。低空经济若一味追求“快”,可能重蹈覆辙。

    2. 技术瓶颈与标准缺失

   高性能电池、智能避障算法等核心技术尚未突破,制约了应用场景的规模化落地。全国人大代表田俊霞指出,低空装备需攻克“复杂环境自主飞行”等技术难题,同时完善适航标准。当前仅有亿航智能等极少数企业取得“适航三证”,多数企业仍处于技术验证阶段。

   3. 安全与监管体系滞后

   “黑飞”事件频发暴露了管理机制的薄弱。全国政协委员彭静呼吁加快制定《低空经济促进法》,明确空域划分、事故责任等细则。低空经济若缺乏系统监管,可能引发安全隐患与公众信任危机。

   三、怎么让低空经济“行稳致远”?

面对挑战,两会代表们提出了务实建议:

   1. 差异化布局,避免“千城一面”

   经济发达地区(如长三角、粤港澳)可聚焦eVTOL、无人机物流等高端领域,建设国家级试验区;

   资源禀赋型地区(如四川、内蒙古)可结合文旅、农林等需求,开发低空旅游、森林防火等特色场景;

   条件不足的地区则应谨慎入场,优先完善基础设施和人才储备。

    2. 夯实基础,打通“四张网”

   楼向平代表提出统筹建设“设施网、空联网、航路网、服务网”,包括通用机场、通信导航系统、航路优化和数字化监管平台。深圳已建成249个低空起降点,计划2026年扩展至1200个,为全国提供示范。

   3. 安全先行,构建“社会免疫系统”

   全国人大代表金双根建议构建“一网四层”应急体系,通过无人机基站网络提升灾害响应能力。类似方舱医院从无序到有序的转型,低空经济需建立标准化安全流程与动态监管机制,避免“边飞边改”的被动局面。

   低空经济的火热,折射出各地培育新质生产力的迫切愿望。然而,其发展需遵循“技术突破→场景验证→规模扩张”的客观规律。正如疫情期间部分方舱医院建设的教训提醒我们:新兴产业的发展不能仅凭热情,更需科学规划与长期耐心。

   全国人大代表冯兴亚的总结发人深省:“低空经济不是简单的‘飞行出租车’,而是生产要素流通的新维度。”唯有理性规划、稳步推进,方能将这片“天空蓝海”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持久动力。


—— CAAC无人机人力资源网 ——

版权所有@厦门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CAAC无人机人力资源网。训练基地: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锦亭北路软件园三期A区  闽ICP备19023082号闽公网安备35020602003379号

人才库会员

仅 ¥120 / 年
立即加入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