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CAAC无人机人力资源网

五强车企“上天”混战:2026 年飞行汽车量产倒计时
发表人:caachr | 2025-10-18

当“汽车”开始“上天”:小鹏、吉利、长安、广汽为何扎堆造飞行汽车?

“早高峰堵在四环,你打开导航,地面全红。副驾提示:是否切换空中模式?——确认,车顶展开旋翼,垂直升空,40 分钟后抵达通州,而地面同事还在排队等红灯。”
这不是科幻片,而是 2025 年 9 月,中国五大车企集体给出的出行预告片。

image.png


一、从 PPT 到订单:五强“空战”时间轴

车企

2025 年最新进展

交付节点

已披露订单/意向





小鹏汇天

分体式“陆地航母”规模试飞,广州基地竣工

2026 年 Q3 量产

全球 5000 台

吉利-沃飞长空

AE200 六座 eVTOL 通过生产质量系统审查,获工银金租 120 架意向

2026 年取证,2027 年交付

120 架

广汽-高域

GOVY AirCab 获特许飞行证,欧洲首秀,大湾区示范运行

2026 年底

未披露,已开启预订

长安

与亿航联合研制 16 旋翼飞行汽车,2025 年底试飞

2026 年内

——

奇瑞

“三体复合翼”完成首航,进入性能测试

2026 年前

——

短短一年,头部车企把“飞行汽车”从概念海报变成了可以下单的商品,量产倒计时牌集体指向 2026 年。



二、把“飞机”卖到 4S 店:他们到底造了个啥?

1. 小鹏汇天:汽车里“长”出无人机

  • 分体式设计:6 轮增程 SUV 作为“母舰”,车顶隐藏 6 轴双涵道飞行器

  • 一键自动分离,飞完精准回巢,比折叠屏手机还丝滑

  • 价格:≤200 万元,相当于一辆超跑 + 一架直升机“打包价”

  • 场景:城际通勤、应急救援、户外露营“空中阳台”

2. 吉利 AE200:空中滴滴

  • 6 座纯电动,倾转旋翼,巡航速度 250 km/h,航程 200 km

  • 备案航线内可一键打“飞的”,重庆、海南等地已签约低空航线

  • B 端先行:景区包机、机场接驳、医疗急救,先赚运营钱

3. 广汽 GOVY AirCab:碳纤维“超跑”

  • 90% 航空级碳纤维,整车减重 30%,25 分钟快充

  • 500 TOPS 车规级芯片,支持 L4 级自动驾驶,空中也能“自己飞”

  • 168 万元的定价,直接对标保时捷 911 Turbo S

4. 长安 & 奇瑞:后发先至的“技术溢出”

  • 长安把 16 旋翼、自动驾驶、车规级电池整套系统“平移”到飞行器

  • 奇瑞用 “三体”复合翼 兼顾多旋翼稳定与固定翼航程,目标无人驾驶货运



三、为何是 2025?政策、技术与焦虑“三箭齐发”

① 政策窗口:低空经济被写进 GDP

  • 2021-2025 年,国家相继出台《低空飞行服务保障体系建设总体方案》《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把 300 m 以下空域分类放权给地方政府

  • 深圳、广州、合肥、海南等地划定“低空走廊”,飞行计划可手机 App 秒批

  • 中国民航局预测:到 2035 年低空经济规模 3.5 万亿元,相当于再造一个“新能源汽车”赛道

② 技术拐点:电池、电机、复合材料同时“过关”

  • 电池:三元 + 高硅负极,能量密度 320 Wh/kg,支撑 30 分钟垂直起降 + 150 km 巡航

  • 电机:三合一高集成电驱,功率密度 7 kW/kg,体积缩小 40%,效率 92%

  • 碳纤维:国产 T800 级碳纤维成本降至 200 元/kg,是五年前的 1/3

  • 车规级飞控:算力冗余 + 双通道 IMU,让“上天”也能通过功能安全 ASIL-D 认证

③ 盈利焦虑:卖车越来越“卷”,天上还是“蓝海”

  • 2024 年国内新能源单车平均利润仅 6800 元,低于一台冰箱

  • 飞行汽车预售均价 180 万元,毛利率保守 30%,一辆抵十辆

  • 中金测算:到 2030 年 eVTOL 全球年销 1.2 万架,市场空间 305 亿美元,中国占 40%



四、生活将怎样被改写?三张“明天”的便利贴

场景

今天(地面)

明天(+空中)




跨省出差

广州→珠海 2 h(高铁 1 h+两端通勤)

40 min 门到门,市内楼顶起降

急救送血

救护车 45 min 穿城

无人机 8 min 直达,黄金 4 分钟被“折叠”

周末遛娃

惠州巽寮湾 3 h 堵到怀疑人生

空中 25 min,一路俯瞰莲花山、大鹏湾

当“打飞的”降到 3 元/公里,与专车持平,“空中地铁” 将成为大湾区日常通勤的第三选项。



五、质疑与红线:不是飞得高,而是落得稳

  • 噪音:多旋翼 85 dB,相当于柴油公交车,城市上空“蜂群”需降噪至 65 dB 以下

  • 安全:城市核心区人口密度高,一旦失控就是“带刀坠地”,适航要求“亿飞行小时灾难率 <1”

  • 空管:深圳试点 600 m 以下分层管控,但全国空域尚未联网,“空中高德” 是成败关键

  • 伦理:低空隐私、数据跨境、黑飞恐袭,监管规则需要与飞机一起“上天”



六、写在最后:汽车“长出翅膀”,人类重新学会“距离”

140 年前,卡尔·本茨把内燃机塞进三轮马车,城市第一次“变大”;
15 年前,锂电池装进底盘,城市又被“缩小”;
2026 年,当旋翼展开,城市将第三次变形——从平面到立体,道路从 2D 升维至 3D。小鹏、吉利、长安、广汽们争夺的,不只是一张航空牌照,而是下一代时空的定义权。
或许再过十年,我们会像今天吐槽“续航焦虑”一样,调侃“空中堵车”;
但此刻,当第一批量产飞行汽车缓缓驶出总装线,历史已悄然翻页——

“谁掌握了天空,谁就掌握了城市的时间。”

作者声明:图文内容由AI生成,仅供参考,请仔细甄别,无商业用途。


—— CAAC无人机人力资源网 ——

版权所有@厦门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CAAC无人机人力资源网。训练基地: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锦亭北路软件园三期A区  闽ICP备19023082号闽公网安备350206020033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