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CAAC无人机人力资源网
导读:要说低空经济,美国人绝对是 “祖传玩家”。早在一百年前,美国农民就干过一件疯狂事:开飞机给棉花田撒农药。

1920 年代:老美在庄稼地里 “玩飞机”
要说低空经济,美国人绝对是 “祖传玩家”。早在一百年前,美国农民就干过一件疯狂事:开飞机给棉花田撒农药。
1920 年代,美国刚打完一战,退役飞行员和军用飞机多到烂大街。这群人一拍大腿:“飞机总不能当废铁卖吧?” 于是波音、塞斯纳这些公司开始造 “农业定制机”,给密西西比河两岸的农场主搞农药喷洒。当时一亩地农药成本从 3 美元砍到 0.5 美元,资本家看了都直呼 “真香”。
但问题来了 —— 政府压根没空管这帮 “天上飞的老六”。直到 1938 年联邦航空局(FAA 前身)成立,美国人才算明白:天上飞的不能只靠牛仔精神,得立规矩。
1950 年代:冷战逼出 “军民两用” 骚操作
二战打完,美国军工厂急得跳脚。B-29 轰炸机的生产线总不能拆了卖废铁吧?政府灵机一动,把军用直升机技术下放给贝尔公司,搞出全球首款民用直升机 Model 47。这玩意儿能运货、能救援、还能让土豪玩空中高尔夫,瞬间引爆市场。
更绝的是艾森豪威尔时代的 “空域分级管理”:把 3000 米以下划给民用,军航只控关键走廊。相当于给低空经济发了张 “无限信用卡” 。到 1960 年,美国通航飞机突破 10 万架,是中国的 300 倍。
1970 年代:硅谷遇上 NASA,黑科技狂飙
当美国人沉迷登月竞赛时,NASA 偷偷搞了件大事:用阿波罗飞船的导航技术改造通航飞机。1973 年,洛克希德・马丁搞出全球首个区域导航系统(RNAV),让小型飞机能在能见度为零时自动降落。
这套系统直接催生了现代通航产业链:
赛斯纳靠自动驾驶系统卖爆 172 型飞机,累计销量超 4.4 万架;
湾流用 NASA 的复合材料技术,把商务机航程拉到 1.2 万公里;
甚至连联邦快递都蹭到红利,用塞斯纳 208 搞出了 “隔夜达”。
到 1980 年,美国通航产业年产值突破 300 亿美元,养活 50 万技术工人。
2004 年:马斯克没做成的事,被一群极客搞定了
你以为硅谷只懂造手机?2004 年谷歌创始人佩奇偷偷投资了无人机公司 Zee.Aero,后来这公司孵化出如今的 eVTOL 巨头 Joby Aviation。这帮极客的逻辑很简单:既然电动汽车能颠覆特斯拉,飞行汽车凭什么不行?
但美国人玩得更野:
空域管理:FAA 在 2016 年搞出 UTM(无人机交通管理系统),让亚马逊的 Prime Air 和谷歌的 Wing 能在同片空域送快递;
政策套利:内华达州直接把军用靶场改造成 eVTOL 试飞基地,吸引 Joby、Archer 抢滩;
资本狂赌:仅 2023 年,美国低空经济融资额就达 78 亿美元,是中国市场的 2.6 倍。
如今在美国,从旧金山到硅谷的直升机通勤已成投行大佬标配,费用比堵车两小时的 Uber 还便宜。
美国剧本给中国啥启示?
别指望政策喂饭:美国人从农业喷洒玩到 eVTOL,全是企业拿真金白银试错;
军转民才是王道:贝尔直升机、GPS 导航、复合材料… 哪个不是军用技术下放?
薅资本羊毛要快:硅谷风投敢给 eVTOL 项目十年不盈利,换中国早被投资人骂成筛子;
但老美也有翻车时刻 ——2000 年 “网络航空” 搞出空中出租车,结果每趟成本 3000 美元,比头等舱还贵,一年就破产。
低空经济的本质是 “抢蛋糕”,回看美国百年史,低空经济从来不是靠情怀推动的。从农药喷洒到 eVTOL,本质都是用技术抢存量市场的蛋糕:
抢陆运的物流单量;
抢高铁的商务客流;
甚至抢房地产的 “高空视野溢价”。
所以下次听到有人说 “低空经济是伪需求”,不妨怼回去:“当年美国人用飞机撒农药时,你也觉得他们疯了。”
版权所有@厦门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CAAC无人机人力资源网。训练基地: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锦亭北路软件园三期A区 闽ICP备19023082号
闽公网安备350206020033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