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CAAC无人机人力资源网
导读:本文从政策支持、技术突破、运营创新及市场效应四个维度,全面解析VOD模式如何激活低空经济的全产业链价值。
低空经济VOD模式
撬动万亿级基建市场的政策、技术与运营全维度分析
低空经济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正在以“政策+技术+资本”三重驱动重塑城市空间与产业格局。其中,“VOD模式”(Vertical-Oriented Development,以低空垂直起降场为导向的开发)作为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建设的创新范式,通过复合功能开发与场景融合,成为撬动万亿级基建市场的核心引擎。本文从政策支持、技术突破、运营创新及市场效应四个维度,全面解析VOD模式如何激活低空经济的全产业链价值。
一、政策驱动:顶层设计与区域实践的协同发力
1. 国家战略定位与专项规划
低空经济自2021年首次写入《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后,政策支持力度持续加码。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将其定位为“新增长引擎”,2025年更被列为国家战略必选项,超30个省份将其纳入发展规划14。政策红利体现在三方面:
立法保障:《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2024年施行)为低空飞行安全与产业规范化提供法律框架。
专项方案:《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2024—2030年)》明确推动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无人机等产品的适航取证与商业化应用。
财政支持:中央与地方财政通过专项基金、税收优惠等方式,重点支持低空基础设施建设和核心技术攻关。例如,绍兴市2025年投入近18亿元用于低空新基建项目。
2. 区域试点与全域落地
地方政府结合资源禀赋探索特色模式,形成“试点-示范-推广”路径。以绍兴市越城区为例,其“全域低空新基建”项目总投资20.5亿元,计划三年内布局215个起降场,覆盖文旅、物流、应急等场景,打造全国首个“VOD复合开发”标杆。类似项目在深圳、合肥、内蒙古等地同步推进,推动低空经济从“点状突破”向“网状覆盖”跃迁。
二、技术突破:构建“数字基建+智能装备”双支柱
1. 低空智联网与感知系统
VOD模式依赖全域感知与动态调度能力,其技术底座包括:
通感融合基站:通过5G、北斗、雷达等技术实现低空全域感知,解决导航与空域调度难题。例如,绍兴越城区通过“低空智联网”实现通信、导航、监视能力全覆盖。
智能传感器网络:地面传感器与无人机协同构建“神经末梢”,实时监控飞行器状态与空域环境。空御科技的“全域数字化低空安全管控平台”即通过雷达、光电探测等技术实现空域态势可视化。
2. 核心装备的国产化突破
飞行器制造:eVTOL(如亿航EH216-S)、大型无人机(如“大白”祥云AS700)的国产化进程加速,推动城市空中交通(UAM)场景落地。
能源与材料:高能量密度电池(目标400Wh/kg)、轻量化复合材料等技术攻关,支撑长续航、大载重飞行器研发。
3. 安全与监管技术
反无人机系统:空御科技的“降鹰”系统通过无线电干扰与精准定位技术,应对“黑飞”与空域冲突。
动态空域管理:内蒙古试点“低空经济研究院”,探索空域弹性划分与风险防控机制。
三、运营创新:场景融合与商业闭环构建
1. “一场多能”的复合开发
VOD模式通过功能叠加提升基建利用率:
文旅融合:绍兴黄酒小镇起降场结合水上黄金游线,打造“飞行营地+黄酒文化”体验;深圳欢乐港湾通过eVTOL观光航线激活城市旅游消费。
产业集聚:鉴水科技城低空综合体集成科创孵化、测试服务与整机制造,形成辐射长三角的产业高地。
公共服务:医疗急救、消防应急等场景通过无人机快速响应,缩短救援时间至传统模式的1/3。
2. 多元化盈利模式
B端服务:物流配送(京东、顺丰无人机)、能源巡检(内蒙古“低空+能源”)等企业级应用贡献稳定收入。
C端消费:私人飞行培训、低空旅游优惠券等政策刺激个人用户增长,深圳“空中的士”航线预售订单破百万人次。
数据增值:低空监管平台沉淀的飞行数据可转化为空域调度优化、保险定价等衍生服务。
3. 资本与生态协同
投融资热潮:2025年初低空经济领域吸金近13亿元,资金流向无人机研发、基建与服务。
产业链协同:头部企业(如大疆、亿航)主导技术标准,中小企业深耕细分场景,形成“研发-制造-应用”闭环。
四、市场效应:万亿级基建的乘数效应
1. 直接拉动:基建投资与设备采购
起降网络:深圳规划600个起降点,绍兴布局215个,全国范围内“低空高速公路”建设需求激增。
能源配套:充电桩、氢能站等新型能源网络与飞行器需求深度绑定,预计2030年市场规模超500亿元。
2. 间接带动:产业链与就业增长
制造端:无人机、eVTOL整机制造带动新材料、芯片、传感器等上游产业,深圳无人机产业规模2025年预计破千亿。
服务端:飞手培训、空域管理等新兴职业需求爆发,2024年农业无人机飞手数量超25万。
3. 区域经济重构
城市效率提升:深圳至珠海“空中的士”缩短通勤时间至20分钟,释放城市空间价值。
县域经济激活:浙江绍兴、安徽合肥通过低空文旅年收入破10亿元,推动乡村振兴与产业升级。
五、挑战与对策:从“野蛮生长”到“规范发展”
1. 技术瓶颈与国产替代
短板领域:高性能电池、航空发动机等仍依赖进口,需设立专项基金支持产学研合作。
标准统一:推动低空智联网协议、适航认证等国家标准制定,避免地方规则碎片化。
2. 安全与监管平衡
动态空域管理:借鉴绍兴“全域监视系统”,建立分级管控(适飞区、管控区、禁飞区)机制。
公众信任建设:通过APP实时公开空域数据,加强低空安全科普,降低隐私泄露与噪音扰民争议。
3. 市场化与可持续性
消费培育:推广低空旅游保险、政府补贴等政策,扩大用户基数。
生态协同:鼓励“链主”企业牵头组建产业联盟,实现技术共享与风险共担。
结论:VOD模式——低空经济“升维革命”的支点
低空经济VOD模式通过“政策赋能-技术筑基-运营创新”的三位一体架构,不仅撬动了万亿级基建市场,更重塑了城市空间利用与产业生态。未来,随着空域管理改革深化、核心技术国产化突破及“低空+”场景持续丰富,VOD模式有望成为全球低空经济发展的“中国样板”,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立体化动能。
版权所有@厦门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CAAC无人机人力资源网。训练基地: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锦亭北路软件园三期A区 闽ICP备19023082号
闽公网安备350206020033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