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CAAC无人机人力资源网

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须处理好三对关系
发表人:caachr | 2025-11-17

导读:发展低空经济的目标之一是发挥低空航空器较之地面机械和人工作业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和灵活性,提升社会公共服务水平、拉动航空消费。


一是处理好安全与效率的关系。

安全是低空经济发展的基石。低空飞行活动的载体既涉及上述介绍的无人机还包括有人机以及新兴航空器。这些低空航空器从起飞到着陆的全过程安全问题不仅影响着使用者的体验,也影响着航线附近的公共安全。因此,严把技术安全底线是低空经济航空器研制的重中之重。这一方面体现在低空航空器产品质量与性能的安全;

另一方面也体现在操作安全。特别是对于消费级无人机来说,普通消费者在购得无人机时,由于缺乏专业驾驶技术、法律法规知识、必要的飞行安全意识等,有可能因操作失误而误入禁飞区、炸机伤人等。这就需要相关无人机企业通过前期设计和技术干预弥补操作者的不足,让消费级无人机使用更加安全。如通过设定电子围栏让无人机在禁飞区无法起飞、限制无人机进入等。

image.png


发展低空经济的目标之一是发挥低空航空器较之地面机械和人工作业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和灵活性,提升社会公共服务水平、拉动航空消费。因此低空航空器的效率是低空经济市场中的消费者所重点关注的内容。这一方面体现在航空器本身的性能先进性;另一方面也体现在航空器的制造交付速率。对于长鹰、翼龙这类无人机来说,其性能先进性突出但交付速率有待提高,不断优化供应商结构迫在眉睫。

而对于大疆一类无人机来说,其交付速率突出但还需进一步平衡性能的先进性与产品的安全性。例如,利用先进的飞行监控系统和实时数据传输技术,可以对低空飞行活动进行全程监控,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从而大幅降低安全风险。此外,通过不断改进航空器设计和材料,提升抗风能力和飞行稳定性,也能有效提升安全水平。同时,完善应急预案和培训体系也是确保安全的重要措施。

image.png


二是处理好研制与运行的关系。

所谓低空经济的研制本质上指的是关键技术与产品的自主研制。低空经济终将向着高度市场化的方向发展,因此必须在关键核心技术与产品的自研能力上与世界先进水平保持同步,才能参与全球市场竞争。然而,目前我国低空经济所涉及的航空制造业体量整体有限、效益不高,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较低,部分关键装备、核心零部件、发动机和基础软件等高技术产品不得不依赖进口和合资企业。例如,目前国内市场80%以上通用飞机为国外进口或贴牌生产,自主品牌市场份额不足20%。特别是航电系统80%的集成电路芯片、40%的制造装备、70%的发动机等依靠进口或合资企业供应。

当然我国在一些关键技术和产品的研制方面也具有绝对优势,如前文重点探讨的无人机以及以电池为代表的新能源板块。电池是电动飞行汽车、eVTOL等低空经济重要载体的动力来源,相较于新能源汽车,低空经济领域对锂电池产品性能要求更为严苛,其中eVTOL对电池能量密度、高功率、安全性、快充及长寿命等的要求更高。得益于我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扎实积累,目前亿纬锂能、孚能科技、宁德时代等企业都相继表示,已有电池产品适用于低空飞行领域,同时这些企业也积极参与民用电动载人飞机项目的合作开发。这为低空经济规模化和商业化发展提供坚实的动力基础。

自主研制的产品能否真正为低空经济带来动能,关键在于其后续运行。这里的运行主要指面向低空飞行的服务保障体系。目前我国低空经济领域提供服务保障的能力有限且封闭。不仅从事相关服务的企业不足同期美国的1/100;同时有限的企业多采用“自己运行、自己保障、自给自足”的工作方式,缺乏系统的飞行服务基础数据、成型的基础服务产品和信息交换与发布的渠道。由此造成了低空飞行服务保障体系建设滞后、服务保障能力不足等问题,难以为低空经济发展提供有效支撑。为此需要构建高能级创新联合体,深入推进有组织的服务保障体系建设,整合不同业务主体为低空经济产品提供停场、维修、代理、托管等一站式服务。

image.png


三是处理好开放与管制的关系。

低空经济以低空空域为依托,以各类飞行活动为牵引,低空空域管制与开放是发展低空经济的重要前提。我国围绕低空空域的管理历经了较长发展历程,目前正处于分类管理改革阶段。例如,2023年12月民航局发布《国家空域基础分类方法》,对我国空域划设和管理使用进行规范,依据航空器飞行规则和性能要求、空域环境、空管服务内容等要素,将空域划分为A、B、C、D、E、G、W等7类,其中,A、B、C、D、E类为管制空域,G、W类为非管制空域。这一分类方法的发布为eVTOL、轻小型无人机和通用航空等提供了低空飞行空间的详细管理细则。同时自2024年1月实施的《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也为无人驾驶航空器的飞行管理和空域管制制定了清晰规则。

image.png


要想在确保安全和合理管制的基础上充分放开低空空域,关键在于把低空交通的“网”布起来。在这方面,目前欧美等航空发达国家和地区根据各自发展需求和航空特点,已对低空空域的上下边界范围、飞行活动规则、提供服务类型等进行了详细的划分,从而为充分利用低空空域资源搭建起了底层架构。相较而言,中国仍然缺乏可视化、精细化、可操作化的有助于低空空域资源充分利用的产品工具,如低空飞行目视航图,号称“低空高德地图”。

该图包含“目视飞行航图”本身、“飞行规则”、“空域划设”和“空中保障体系”,是开展低空活动的“地基”,也可以理解为低空航空器的互补产品。其有助于指导各个低空企业及其低空航空器根据地图上的线路进行活动,这决定了低空空域的交通规则,如若不落实则无法满足即将到来的井喷式低空经济发展需求。


—— CAAC无人机人力资源网 ——

版权所有@厦门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CAAC无人机人力资源网。训练基地: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锦亭北路软件园三期A区  闽ICP备19023082号闽公网安备35020602003379号

人才库会员

仅 ¥120 / 年
立即加入会员